在李秋棠的设计里,这里会用个固定长镜头,成龍要一直往下走。

    拍的挺成功的。

    “好,过了。”李秋棠道,“大哥杀青。”

    可是成龍已经走的很远了,他没听到片场的声音。

    “大哥人呢?”

    “你再不叫他,他都走到鹏城了!”

    场务赶紧用喇叭向山下大喊:“成龍大哥,好了!你回来吧!”

    喊了三声,山下的成龍才反应过来,又走回山上。

    “我还奇怪,你怎么一直不喊咔。镜头都快拍不到我了吧。”

    李秋棠请成龍一起看回放,成龍虽说不以文戏见长,但也绝对不差,特别是年纪上来后,他文戏愈发精湛了。

    除了那个面对镜头若有若无的笑容,在长镜头里只拍他的背影,他也一直保持一个老人该有的状态。

    一步一步往下走。

    “很好啊。”李秋棠夸奖道。

    但成龍提出了自己的担忧:“这个镜头完全是文艺片的拍法,对你的电影不会有影响吗?”

    “不会,这是彩蛋,跟正片剧情没直接关联,观众就是不看这个镜头也没事。”李秋棠完全理解成龍的担忧,所以他把这种镜头放在片尾彩蛋里,正片打死他都不敢这么拍。

    但是,正片里的冷暖光对比、上下坡寓意阶层高低、线段分割贫富差距,还有开篇杨鹏雨中奔走见众生相,这些手法又都是文艺片的手法。

    李秋棠企图在文艺和商业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。

    成龍看完自己的镜头,自去卸妆,剧组今天就收工了。

Baidu
map